点击此处查看最新的cos图集

笔筒为青白玉质,玉质莹润细腻,局部有绺。以整料随形作中空的筒形,外壁依形下刀,比例匀称,内壁光滑,掏膛利落。采用高浮雕技法在外壁雕琢松桩,松树挺秀,遒劲有力。松有品德高尚,福寿安宁之意;此器整体造型典雅,纹饰精美,不失为文房珍品。配有红木底座。

▼点击图片查看细图参与拍卖

LOT 137

元/明 白玉凤戏牡丹绦环

长9cm 宽7.3cm 厚1.1cm 重约94g

此件绦环以白玉雕成,玉质光洁细密,光气纯熟,器表皮沁一体,局部随沁有绺。以浮雕、镂雕、线刻等多样技法,营造出牡丹花丛的繁茂,花朵绽放,一只凤凰口街牡丹,穿行期间,凤眼细眯,神情优雅而妩媚,凤体细部以阴刻雕刻,绒毛、尾羽皆历历可见。作者以其精湛而细腻的技法将凤衔牡丹这一瞬间的欢欣愉悦定格于玉料上,雕琢刚柔并济,线条流畅,神韵内敛,感染力极强,观之心旷神怡,益于陈设黑白御猫,也可把玩近赏,寓意吉祥,为难得一件的玉雕杰作。

▼点击图片查看细图参与拍卖

LOT 138

明代 白玉黑沁发簪

长16.8cm 直径1.9cm 重约34.2g

发簪为白玉质,玉色白皙,周身受沁,随沁有绺。簪体为圆锥形,上粗下细,簪首处微微弯曲,为经典的“蘑菇头”样式,簪首浅浮雕如意卷云纹饰,簪身琢刻一条如意卷云线。整器线条精巧华丽,雕琢精湛,布局巧妙,审美价值颇高。

▼点击图片查看细图参与拍卖

LOT 139

明代 青白玉双龙戏珠镯

内径5.8cm 条粗1cm 重约46.2g

镯为青白玉质,温润细腻,莹洁纯净。龙首相对,龙口微张镂空,阔口长吻上翘,龙目呈虾米眼,龙额高耸,气势非凡;双龙首间含一宝珠,是为“双龙戏珠”玉镯。从汉代开始,双龙戏珠便成为一种吉祥喜庆的装饰图纹。

▼点击图片查看细图参与拍卖

LOT 140

明代 黑白玉印多宝串(3件)

琮:长1.3cm 宽0.6cm 高1.3cm

环:直径2cm 厚0.6cm

印:见方1.6cm 高1.3cm 重约15.8g

此拍品由三件组成,其一双联琮白玉质,將两件小琮相联,称之为“双联琮”。此件双联琮平肩,短射,射径细小,与肩距离近,孔直而细,四周以阴刻线为饰。其二白玉环,器身圆环状,单面装饰绞丝纹,另一面素面无纹,打磨光洁,用料厚实,雕刻细腻。其三为一青花料玉印,细腻温润。印为正方形,通体光素无纹,形制规整,印钮呈桥型,中部穿一孔,供系绳使用。整器虽小,但棱角打磨精细,可用于雕刻闲章之用。

▼点击图片查看细图参与拍卖

LOT 141

明代 青黄玉盘长佩

长6.1cm 宽3.8cm 厚0.6cm 重约28.7g

取材青黄玉,质地细润,以提油工艺而作,包浆浑厚,光气十足。以镂空工艺雕琢,正面镂空雕刻盘长纹饰,线条干脆利落,纹饰匀净明晰,盘长为八宝之一,又称吉祥结,幸运结,寓意非凡。整器构思精巧,技艺出众,巧夺天工,器型小巧玲珑,实属为一件吉祥之物。

▼点击图片查看细图参与拍卖

LOT 142

明代 白玉龙纹对勒

1:长5.2cm 直径1.6cm 重约13.6g

2:长4.3cm 直径1.7cm 重约17.5g

此标的龙纹勒一对,皆为细腻的白玉质,光泽温润,局部有小绺,古朴自然。玉勒呈两端齐平的圆柱形,龙纹缠绕布满整个勒子,勒身随龙身形起伏,龙眼仁浑圆,龙尾卷曲婉转,整体构图巧妙清晰,孔道宽阔通畅,实为收藏、佩戴皆宜的佳品。

▼点击图片查看细图参与拍卖

LOT 143

明代 白玉刘海戏金蟾葫芦佩

高6.8cm 宽4.3cm 厚2.1cm 重约103.9g

白玉质地,玉质油润细腻,以圆雕、镂雕结合而成。刘海五官清晰,眉眼含笑,线条及立体感均处理得当。刘海双手持一葫芦于身前,一脚踏于葫芦之上,葫芦枝叶绕于脑后,葫芦形状圆润饱满,造型生动可爱,葫芦上伏一金蟾,金蟾大嘴宽眼,背部琢有细腻凹凸,体型娇憨,可爱至极。整器雕工流畅自然,设计精巧寓意吉祥,实为佳作。

▼点击图片查看细图参与拍卖

LOT 144

明代 青白玉咬尾龙

直径4.3cm 厚0.8cm 重约22.2g

取材青白玉,光气精良,包浆浑厚。器呈圆环形,作一盘身而起的咬尾龙造型,咬尾龙姿态威武传神,雕琢精湛精细,神秘莫测。整体造型古朴自然,素雅庄重,有生生不息、往复循环之寓意。此器画面构图精美,线条遒劲有力,气韵清雅。是一件不为多见的玉雕作品。

▼点击图片查看细图参与拍卖

LOT 145

明代 白玉马上翻身

长5.9cm 宽2.8cm 高3cm 重约64.3g

白玉材质,致密温润,局部带沁,随沁有绺。背脊突出,肌理分明,四足曲收于腹下,马尾倦收于后腿中,阴线刻画马鬃马尾细致分明;马身各部肌肉强健,比例均匀,清晰分明。马做翻滚状,正隐喻了「马上翻身」的吉祥寓意。

▼点击图片查看细图参与拍卖

LOT 146

元/明 青花料丹瓶

高6.2cm 腹径5.6cm 重约111.8g

小瓶青花玉质地,温润油亮,局部有小绺。直口,长颈,腹圆鼓,圆圈足,瓶口阴线饰一圈。采用仿古青铜器造型,对于掏堂工艺,结构设计的要求是相当高的。此瓶工艺精湛,剔地平整,费工耗料,古风神韵,弥足珍贵。

▼点击图片查看细图参与拍卖

LOT 147

明代 白玉英雄小件

长4.7cm宽2.9cm 高2.1cm 重约44.8g

此件取材白色地方玉料精雕而成,质地细腻,光泽油润,周身受沁。雕饰英雄题材,取材于熊和鹰,熊趴卧姿态,头侧视前方,鹰停立于熊背后,细部刻面逼真,与“英雄”谐名,寓意明确。此器生动活泼,走势奇巧,为天然良工。玉匠深谙捭圈之道,高低冥迷,疏密分布,动静调度,刚柔并举,整件作品揖让有序,主题突出。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查看细图参与拍卖

LOT 148

清代 白玉多子多福知足常乐佩

直径5.8cm 厚0.6cm 重约29.1g

白玉材质,玉质莹洁,细腻温润。器呈圆片形,外圈以镂雕技法雕琢花卉缠枝,莲子莲花刻画精细,生动形象,中心可活动的内心雕琢一只蜘蛛,寓意“多子多福知足常乐”,因此称之为“转心佩”可谓设计巧妙,工艺精湛,转心部分因时间久远有断枝。此器选材精良,玉质温润,工艺精细,题材吉祥,可藏、可赏、可玩的佳品之一。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查看细图参与拍卖

LOT 149

元/明 白玉龟钮印

见方2.9cm 高3.3cm 重约50.4g

此件拍品为白玉质,器物小巧,造型古朴,器型端正,浑圆结实,局部有绺。章钮为龙龟,亦称“赑屃”,为纯阳之神兽,能辟邪、制煞、化冲、解厄、镇宅、招财、聚财,是权力和长寿的象征。龙龟身形圆润,怒目圆瞪,目视前方,四足着地,趾爪强健有力,蓄势待发,展现矫健之姿。整器于威猛中不失端庄美感,细部处理谨慎得宜。印面篆刻“东海渔人”四字,印文刀工有力,干净利落,字体线条均匀,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印章。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查看细图参与拍卖

LOT 150

清代 白玉福喜佩

长7.1cm 宽4cm 厚0.6cm 重约39.3g

此件为白玉材质,用料规整厚实,温润细腻,包浆古朴自然,光感十足。器呈“囍”字,以透雕工艺雕琢,双面同工。牌首趴伏一只展翅欲飞的蝙蝠,造型精美,刻画流畅。“喜”字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多用于结婚嫁娶之物,古今普遍流行。整器做工简洁而流畅,使得器物喜气而不俗,品相完美,为囍字牌中的上品。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查看细图参与拍卖

LOT 151

元/明 青玉黑提油瑞兽

高7.5cm 宽5.5cm 厚4cm 重约204.9g

兽为青玉质,包浆熟旧,光泽柔和,满身黑提油。玉兽呈坐立状,兽首高昂前视,造型非常少见,身形饱满敦实,张口露齿、双耳微凸后贴,面部沉静威猛,气势威武雄壮,尾巴坐于身下。整体精雕细琢、线条流畅,神情、体态表现细致入微,题材考究,适宜随身把玩,亦可放置案头欣赏之。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查看细图参与拍卖

LOT 152

明代 白玉龙钩

长12cm 宽2.3cm 高2.7cm 重约92.9g

此件拍品白玉质,质地细腻,颜色洁白油润,局部有小绺。龙首回折成钩,钩首硕大,额后末端弯曲,龙嘴微张,方口露齿,双角后弯,钩身平板,上伏小螭龙,螭龙曲颈侧目,其长身长尾,四肢短壮,身形细长卷曲,鬃毛飘洒。此件龙钩以呈经典的长条形,琢以双龙,造型古拙生动,纹饰雕琢娴熟精湛,用料讲究,且抛光细致,实为佳品。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查看细图参与拍卖

LOT 153

明代 黄玉龙纹鸡心佩

长6.6cm 宽4.2cm 厚1.4cm 重约56.8g

取材黄玉,造型完美,器表以红提油着色,色泽夺目艳丽,局部有小绺。主体为椭圆形,中间有一圆孔,上下攀附两条螭龙,螭龙姿态各异,造型生动有神,身形劲健,气势非凡,别具一格。此鸡心形佩雕工运用娴熟,螭龙立体感强,具有艺术张力与视觉冲击力,值得收藏。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查看细图参与拍卖

LOT 154

明代 白玉持荷童子

高3.7cm 宽3.1cm 厚1.4cm 重约22.9g

此件取白玉为材,致密温润,晶莹凝脂。童子双手持荷花于背后,盘腿而坐,着广袖长服,衣褶堆叠,眼眉嬉笑,憨态可掬,呈现嬉戏状,极富动感,彰显童子调皮好动的个性。其身背荷叶枝叶舒展,根茎饱满。本品取材精良,纹路清晰,技法娴熟,打磨精细,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在着重于结构和造型的同时,更深入于神情动静的刻画,且取意祥瑞,收藏把玩平添无穷乐趣。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查看细图参与拍卖

LOT 155

清代 翡翠兽钮印

长1.5cm 宽1.1cm 高3.6cm 重约14g

此标的为天然翡翠质,色更甚阳春碧草,光亮细腻,局部有绺。印身作椭圆形,印面刻有字符,上设瑞兽钮,双目溜圆,兽首扭转侧望,身形矫健,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全身线条简约,既充满威严又不失可爱俏皮。在视觉上给人以冲击,却并不俗艳。印面篆刻“万有”二字。瑞兽乃神灵动物,虽形态多变,却不影响人们对它的尊崇和宝爱。此印章小巧精致,刻画生动,造型于简洁之中透出庄重肃穆之气,细细玩赏,可见料工之美。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查看细图参与拍卖

LOT 156

清代 白玉节节高印

长5.8cm 直径1.2cm 重约13.4g

取材优质白玉,玉质温润细腻,宝光莹莹。器呈圆柱状,器体作一写实的竹节形,凹凸有致,上细下粗,竹节处雕有细小纹路,细致逼真。印面刻有“周甲老丁”四字,上方钻有牛鼻孔,便于穿戴系挂。整件作品精致小巧,白玉的材质结合竹之形色,逼真到极致,不得不感叹作者的匠心独运。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查看细图参与拍卖

LOT 157

清代 海蓝宝贵妃镯

内径5.7cm 条粗0.6cm 重约27.2g

此镯以海蓝宝为质,贵妃镯型,蓝绿色泽,明洁无瑕,晶莹通透。手镯呈椭圆形,打磨圆润,抛光精良,盘戴纯熟,其造型圆润秀气,琢工精湛,其简练舒展、俊秀高贵的外观,无论是收藏、自用、礼物,无不体现一种尊贵。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查看细图参与拍卖

LOT 158

清代 翡翠佛耳钉一对

高2cm 宽1.3cm 重约7.5g

佛像以翡翠为材,光气自然,色泽青翠,局部有绺。佛像刻画细致,神态表情栩栩如生,双眼平视,面目严肃,双手合十,双腿盘卧,佛衣贴身。佛像整体立体感极强,刻画细致,造型庄严沉稳,适合收藏。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查看细图参与拍卖

LOT 159

清代 白玉兽钮素印

见方1.7cm 高4cm 重约22.1g

此章取材白玉,质地温润细腻,油润十足,局部有小绺,印身呈方形,其上琢一瑞兽为钮,瑞兽侧首,双目凸出,张嘴呲牙,尾巴盘于身前,全身线条简约,既充满威严又不失可爱俏皮。印身及印面均光素无纹,此印小巧精致,刻画生动,造型于简洁之中透出庄重肃穆之气,细细玩赏,可见料工之美。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查看细图参与拍卖

LOT 160

清代 白玉福自天来璧

长5.9cm 宽5.5cm 厚1.7cm 重约48.9g

此拍品白玉质,局部有小绺,材质精美,打磨精致,形制规整,中有穿孔,双面浮雕蝙蝠,蜿蜒盘旋,背面琢“福自天来”黑白御猫,排列规整,制作十分精细,工艺非常考究。整体造型典雅大方,适合收藏、把玩佩戴。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查看细图参与拍卖

LOT 161

元/明 白玉鳜鱼佩

长5.2cm 宽2cm 厚1cm 重约10.4g

佩件以鳜鱼为原型,以白玉雕琢而成,玉质油润,局部有小绺。鳜鱼管钻眼,双唇上翘,身躯饱满,背鳍挺立,波曲如峰。腹鳍上扬倾摆,尾鳍上下两分。鱼身雕米字纹饰,简洁疏朗,颇具味道。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查看细图参与拍卖

LOT 162

清代 青白玉人物诗文牌

长5.6cm 宽3.9cm 厚0.5cm 重约33.8g

优质青白玉为材,莹润光滑,光气纯熟。牌体呈长方形,牌首雕琢双龙纹,中部开孔,以供穿系。正面开窗剔地阳雕松树、雅亭、人物,苍松挺秀,遒劲有力。老者与童子两人四目相对,童子手执蒲扇,笑容满面,人物衣着鲜明。背面雕琢诗文:“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后落“文玩”款。全器雕刻流畅,抛光细腻,人物刻画生动自然,书画意境相合,典雅蕴藉,料工俱精,为佩戴佳品。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查看细图参与拍卖

LOT 163

清代 白玉藕节佩

长5cm 宽2.8cm 厚0.9cm 重约20.8g

白玉质地,采用浮雕透雕,器形浑圆、厚实。致密温润。以藕片为主纹,另高浮雕一花卉蜻蜓,技艺高超,形象生动。莲藕自古寓意出淤泥而不染,用来比拟古代文人清高的品行。雕工巧妙,极具写实风格。整器刻画精致,抛光讲究,镂空之处可穿系佩挂。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查看细图参与拍卖

LOT 164

元/明 白玉小兽

长2.8cm 宽1.1cm 高2.4cm 重约9.1g

瑞兽白玉雕琢,沁色古朴,随沁有小绺。造型端庄,回首姿态,双眼阴刻菱形,高冠竖立,尾巴贴背,中部一上下穿孔可供串系。刻画精细、飘逸洒脱,极具动感,体现出了制作者的不凡功力,显得贵气十足。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查看细图参与拍卖

LOT 165

明代 白玉府上有兽佩

长7.7cm 宽3.9cm 厚0.6cm 重约42.3g

以白玉为材,油润洁白,色泽柔和,尤显玉质白糯,局部有小绺。顶部雕一兽,长尾上卷,做回首状,四足蹲踞,身躯健硕,肌肉线条流畅有力;中间主体为斧型,上饰以几何纹饰,下饰芭蕉纹。全器造型生动饱满,刀法清灵典雅,自然流畅,毫无拘泥之感。同时寓意府上有寿,纹饰古韵古香,尽显中国古代文化,既能达到装饰的功用,又能彰显身份的尊贵。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查看细图参与拍卖

LOT 166

清代 白玉璧

直径5.8cm 厚0.7cm 重约52.5g

以白玉雕琢,玉质莹润致密,细腻温润,光气十足,局部有绺。玉璧圆形厚片状,中间钻孔讲究,整体抛光细致,光素间尽显玉色之美。双面切割平整,工艺独到,厚度极佳。玉璧一面琢刻“远秀山房”四字,另一面则琢刻诗句“景爱隅园幽且嘉,若亭若阁肖无差”。设计佩戴尤显文雅之至,是难得的佩玩佳器。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查看细图参与拍卖

LOT 167

清代 青白玉转心佩

直径5.4cm 厚0.4cm 重约19.6g

此件拍品为青白玉,玉质莹润,局部有绺。圆形片状镂雕而成,外有卷云纹,佩体内侧有凹槽,槽内置转心,转心部分因时间久远有断枝。此类工艺清乾隆时期盛行。外部有阴刻的纹饰,雕工细腻流畅。整体看来规整大方,适宜佩戴和把玩。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查看细图参与拍卖

LOT 171

元/明 玛瑙珠

直径3.5cm 重约56g

选材玛瑙,半透明质,黄色凝冻,水润光洁。此玉珠呈桶柱形,通天钻孔研磨精细,表面光素而不见纹饰雕刻,孔道光亮刀痕明显痕迹。十分适合收藏、设计佩戴。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查看细图参与拍卖

LOT 172

明代 白玉兽钮印

长2.1cm 宽1cm 高4cm 重约21.1g

此印取料优质白玉,油润光滑,均匀细腻,光气精良,局部有小绺。印身作长方形,光素无纹,上设瑞兽钮,瑞兽侧首,尾部上翘贴背,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全身线条简约,既充满威严又不失可爱俏皮。此印小巧精致,刻画生动,造型于简洁之中透出庄重肃穆之气,细细玩赏,可见料工之美。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查看细图参与拍卖

LOT 173

清代 白玉小兽(2件)

1:长3.7cm 宽2.5cm 高2cm 重约28.9g

2:长3.6cm 宽1.8cm 高2.6cm 重约28g

此标的共有两件组成,其一太少狮采用白玉雕琢,洁白细腻,触感油润,局部有小绺。双狮趴伏侧卧,威武庄严,双耳贴服,大眼灵动,鼻翼宽阔,粗眉蒜鼻,发后披,身体蜷卧饱满,狮尾蓬松浓密,毛发细致规整。精工细作,令人不忍释手。整器雕刻精细,流畅自然,制作精良。“太狮”谐音“太师”,“少狮”谐音“少师”,太师、少师都是古代重要官职,因此太狮少狮图又有高官厚禄、加官进爵的寓意。其二猫蝶,取材白玉,光滑莹润,俏色巧雕,局部有小绺。整体圆雕作双猫,大猫四肢蜷缩,尖耳微撇,侧首静卧,在其背部驮一幼猫,大猫身侧俏色雕琢一只蝴蝶,幼猫作扑蝶状,画面生动,活泼有趣。整器纹饰雕琢细腻,题材别具一格,非常适合收藏把玩。猫相结合蝶,寓意“耄耋”,寓意长寿富贵之意。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查看细图参与拍卖

LOT 174

明代 白玉龙纹文带

长7.6cm 宽2.2cm 高1.3cm 重约35.2g

白玉质地,质料优良,局部受沁,器面浮雕螭龙一条,独角回纹小耳,方口,橄榄型眼,身姿扭曲,尾分叉翻卷。文带为古代玉具剑的组件之一剑璏演变而来,本品寓意吉祥美好,子孙兴隆,值得收藏。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查看细图参与拍卖

LOT 175

明代 白玉桥钮印

长2.5cm 宽2.1cm 高3.1cm 重约35.6g

白玉为材,质地温润,满身受沁,光气纯熟,局部随沁有绺。印面为长方形状,印文篆体琢刻“押形符号”,押是古代文书契约上代替签字的一种符号,尤以元代作品居多。字体规整,刀工流畅,寓意吉祥;其上雕琢桥型钮,精巧可爱,留有贯穿钻孔以便穿系。整器包浆浑厚,打磨圆润,器型规整,十分适合把玩收藏。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查看细图参与拍卖

LOT 176

清代 白玉双连环(3对)

直径1.3cm-1.8cm 重约21g

双连环造型,以白玉为材,质地温润细腻,色泽均匀,盘玩熟透,光气一流。环尺寸相近,整体一气呵成,古朴中蕴含灵动之美。整体造型精致美观,构思巧妙,成对保存完整,实属难得。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查看细图参与拍卖

LOT 177

明代 白玉双联勒子

长3.5cm 宽2.4cm 厚1.2cm 重约27.9g

取材白玉,玉质温润,器身大面积受黑色沁,纹饰精美,可佩戴可把玩。勒子造型呈两个外方内圆的柱形并列式样,两圆柱中穿孔,勒身雕棱纹,纹饰排列整齐,线条流畅,造型古意盎然,此勒子设计巧妙,可穿绳佩戴,亦可在手中摩挲把玩。古代将中间穿孔的圆柱形、方柱形或三棱柱形小玉器称勒子、勒或玏,多用作佩饰或坠饰。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查看细图参与拍卖

LOT 178

清代 白玉富贵牌

长5cm 宽3.7cm 厚0.7cm 重约31.3g

玉牌选用上好白玉雕琢而成,玉质细腻白润,光泽内敛,包浆自然。器呈长方两头弧形,牌首尾为如意卷云纹饰,牌首有一小孔可供穿戴。正面减地阳雕松下高士图,松树下,一高士精神矍铄,面带微笑。背面雕刻“富贵”二字,寓意吉祥。此牌用料上佳,造型古雅,比例完美,刀工利落,剔地平整,劲缓之间游刃有余,堪称典范。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cos美图,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在线查看 点击查看详情